首页 > 家校共育 > 正文
认识家校共育的时代意义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
来源:上海田家炳中学
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14日

认识家校共育的时代意义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

伴随着高科技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,当今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,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。由此,时代的发展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,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是教育必须解答的命题。当下正在不断深入推进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,转变育人方式,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,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重要的价值取向。基于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,我们感到,要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,学校教育要从办学理念、课程设置、课堂教学、队伍建设、办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、多层面的转型改进。这其中,如何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,整合社会的相关资源,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,赋予家校合作新的内涵,就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。近年来,学校坚持把握家校合作的时代要求,重新审视家校共育的经验,在家校共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,以“朋辈N课堂”项目建设为载体,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路径和策略。

一、提升家校共育的理念

学生核心素养提升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对学校办学的开放性、多样性以及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出了明确要求,这就为家校共育提供了需要与可能。首先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学生学习情况的联系沟通,而应当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,具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能与使命。学生知识学习的拓展延伸,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、自主意识的培养、劳动精神的锻炼等,都离不开学校、家庭和社会这一条教育链的打造,只有形成学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,家校共育才能产生实效;其次,家校共育不是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简单的组合,而应当通过有目标、有内容、有实施的共育课程资源建设和相关任务设计来统整,从而使家校共育更加科学,不断增效;再次,家校共育应追求评价标准的建立和评价工具的开发,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,可以为家校共育的发展提供激励和导向,促进家校共育的水平不断提升。同时,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管、办、评分离的原则来看,家校共育的成效评价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学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。

二、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

近年来,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不断探索形成家校共育的有效路径。如利用网络开展青春期教育家校线上交流,开展《做智慧家长》专题团体辅导,开发“家校互动微e站”平台,开设亲子讲堂、家的故事、心灵智慧等栏目,推送家校共育的优秀案例,辐射学校家校共育的理念,针对问题提供解决策略;又如:整合相关资源,成立家长讲师团,开设家长大讲堂,分别从生涯、学业、生活等三方面,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、心理特点,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,开展“青·雅家长沙龙”,探讨学生成长的共同话题,探究家庭教育中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路径;又如: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,以全员导师制度的建立,促进家校沟通机制化,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的思想、学习状况,为导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和促进创造条件,学校以助力学生生涯导航为载体,探索家校共育,引导学生认识生涯、认识社会,以职业体验活动为抓手,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全面、更深入地思考生涯规划。

三、打造实施家校共育的队伍

学校近年来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坊这一机制,通过专题研讨,案例分析,经验分享,不断提升班主任对家校共育重要意义的认识,在实践中不断探究策略方法的适切性和有效性。与此同时,坚持科研引领,强化问题导向,从家校合作、家校共育机制建设、家庭教育方法、学生自主意识培养、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开展课题和项目研究,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坊和年刊“炳辉杏坛”成为交流分享家校共育经验的重要平台。在此基础上,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和家长资源,以创建家校互动驿站,开设家长大讲堂为契机,努力形成一支能够胜任家校共育的校外教育队伍,使学校、家庭、社区形成共育合力,为学生全面发展、健康成长提供切实保障。

回顾总结几年来家校共育的实践,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,积累了一些经验,但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来看,我们还需要对家校共育的机制建立、课程实施、育人样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。在继续深入的课改实践中,我们将以家校共育的评价研究为抓手,促进家校共育水平不断提升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不懈努力。